本期精选500份各类金融业务全品种基础培训材料
包括:IPO上市、财务分析、创业板、非标准化产品研究、风险波动预测模型、公募基金研究、股权市场研读、股指期货研究、金融行业入门案例&干货、尽职调查、量化选股、量化择时、量化资产配置、期权研究、融资工具、税收政策、私募基金、私募基金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则合集、私募基金研究、算法及高频交易、套利研究、投资逻辑、新三板、中小板
2018即将成为过去,对于大多数金融从业者来说这是非常寒冷的一年。这一年,没有一个人不是在强监管与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度过的。
有做过买方的朋友感叹,以往这个时候,都是在各大券商的年度策略会上“蹭吃蹭喝”,可今年听说券商年度策略会开始收门票了,“吃相”也太难看了吧?6000元、6888元甚至8888元,今年诸如申万宏源、华创证券、国盛证券等举办的年度策略会都推出了门票销售。
券商的朋友却解释道,有句话叫“穷则思变”,不是券商“吃相”难看,而是世道太艰难。他说今年已经不指望年终奖了,能保住饭碗就行。
的确,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金融业,2018年都是艰难的。
金融圈实在太大了,小到证券公司的柜员,大到央行行长都是一个圈子的,偌大的金融圈在今年同时入冬也算一种奇观了。
保险业似乎不怎么景气,前三季度,82家财险公司合计净利润244亿元,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三分之一,“老三家”分走行业利润的98%,39家财险净利润为负。寿险公司同样不容乐观,保费收入已经连续10个月同比下跌,与去年20%以上的增幅相去甚远。
银行看起来要好过一点,但是不良贷款率在持续上升。银保监会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.87%,较去年同期上升0.13个百分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以来,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上升。
资管新规也深深影响着信托行业,全国信托公司就68家,但是管理资金规模仅次于银行理财产品。都知道信托公司对银行的依赖性较强,但是相继出台的55号文和资管新规,使得银信通道业务受到约束,银行理财等重要信托资金端来源将受到较大冲击。
金融机构不容易,金融人又何尝容易过。任泽松、王亚伟两代“公募一哥”,也在2018年低下了高傲的头颅,券商、银行、基金都出现了离职潮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17年上市券商离职高管超过200人,今年前9个月已近200人,华泰证券更是出现5位董事集体辞职的盛况。从年初至今,A股和H股共计44家上市银行中,已有34家上市银行,累计逾百位“董监高”离职。
证券日报梳理发现,今年以来,已经有28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和24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辞职,创下近几年的最高纪录,高管人员变动则有281位,上次变动如此频繁还是2015年的股灾。
过去被人羡慕的投行高富帅,今年也在饱受折磨,IPO减少、再融资规模一落千丈、并购重组收缩以及债券融资缩水,这一切都在影响券商的投行收入,投行从业人员也成了“去产能”的对象。从上半年开始,就有投行团队开始大面积裁员。
在金融圈曾流传着这样一条鄙视链:银行金融市场部/投行部>券商资管>PE/VC>基金公司行研分析师>私募证券投资>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岗>银行风控>金融民工。或许,在样的这年头,也就靠鄙视链获得一点心里安慰了。
在2018年就要远去的时刻,让我们这些曾共度时艰的难兄难弟,忘掉鄙视链,互道一声:挺过了艰难的2018,你真不容易!期待2019会渐渐好起来。
本期精选了各项金融业务的基础培训资料,比较全面,助你迎接崭新的2019年。
精选
IPO上市、财务分析、创业板、非标准化产品研究、风险波动预测模型、公募基金研究、股权市场研读、股指期货研究、金融行业入门案例&干货、尽职调查、量化选股、量化择时、量化资产配置、期权研究、融资工具、税收政策、私募基金、私募基金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则合集、私募基金研究、算法及高频交易、套利研究、投资逻辑、新三板、中小板

中小板

投资逻辑

私募基金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则

量化资产配置

尽职调查

金融行业入门案例&干货

创业板

财务分析

IPO上市

※资料全部整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后台联系删除。
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

后台对话框回复 90402 获取领取方式
